振动诊断:解读机器语言
1. 定义:什么是振动诊断?
振动诊断 是一种先进的状态监测方法,它不仅收集振动数据,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,以确定机器的健康状况,并找出特定故障的根本原因。它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 振动 信号转化为可操作的维护信息。
尽管 振动监测 虽然可以追踪整体振动水平,但诊断侧重于“为什么”。它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:这种振动是由什么引起的? 不平衡 或 错位?轴承坏了吗?齿轮有问题吗?
2. 诊断过程
典型的振动诊断过程遵循结构化方法:
- 数据采集: 使用传感器收集高质量的振动数据 加速度计 以及数据分析仪。这包括选择正确的传感器、正确安装(根据 ISO 5348)以及选择适当的测量设置(例如,Fmax、分辨率)。
- 信号处理: 转换原始 时间波形 信号转换成更有用的格式,最常见的是频率 光谱 使用 FFT(快速傅里叶变换) 算法。还使用了相位分析和包络分析等其他工具。
- 光谱分析: 这是诊断的核心。分析人员通过检查频谱来识别特定的模式。不同的机器故障会以可预测的频率产生能量。例如:
- 故障确认: 使用多种数据类型来确认诊断结果。例如,分析时间波形形状以查找冲击(指示轴承故障),或使用相位分析来区分不平衡和轴弯曲。
- 报告和建议: 清楚地传达发现的结果,包括已发现的故障、其严重程度以及建议维护人员采取的行动方案。
3. 关键工具和技术
振动诊断依赖于多种专门的分析工具:
- 频谱分析(FFT): 识别信号中存在的频率的主要工具。
- 时间波形分析: 有助于观察 FFT 中可能遗漏的信号形状、影响和调制事件。
- 相分析: 确认不平衡、错位、松动和性能的关键工具 平衡.
- 包络分析(解调): 一种用于检测与早期轴承和齿轮缺陷相关的极低能量、重复性冲击的技术。
- 阶次分析: 它用于变速机器,将振动与运行速度的倍数(阶次)而不是固定频率联系起来。
- 工作偏转形状(ODS): 动画展示机器或结构如何以特定频率移动,有助于诊断共振和结构弱点。
4. 目标:从被动到主动
振动诊断的最终目标是支持主动维护策略。通过识别故障的根本原因(例如未对准、共振或润滑不当),组织可以超越简单地修复损坏的机器,开始消除导致故障的根本原因,从而显著提高可靠性并降低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