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动态范围
定义:什么是动态范围?
动态范围 是测量系统能够精确处理的最大信号与最小信号之比,通常以分贝 (dB) 表示。 振动 测量系统中,动态范围定义了从噪声基底(最小可检测信号)到饱和点(削波或失真前的最大信号)的范围。宽动态范围使得使用同一仪器配置即可测量极小的振动(早期轴承缺陷)和极大的振动(严重不平衡)。.
动态范围至关重要,因为实际机械振动包含振幅范围极广的成分——从微g级的轴承缺陷冲击到多g级的不平衡力。足够的动态范围可确保所有诊断信息都能被捕获,而不会被噪声淹没或导致测量系统饱和。.
数学表达式
公式
- 动态范围 (dB) = 20 × log₁₀(最大信号 / 最小信号)
- 例如:最大电压 10V,最小电压 1mV → 动态范围 = 20 × log(10/0.001) = 80 dB
- 分贝刻度可以紧凑地容纳巨大的比率
线性比率
- 动态范围也可以用简单的比率来表示。
- 80 分贝 = 10,000:1 比率
- 100 分贝 = 100,000:1 比率
- 120 分贝 = 1,000,000:1 比率
影响动态范围的因素
上限:饱和度
- 传感器饱和度: 传感器输出削波前的最大振动
- A/D转换器饱和度: 数字化仪削波前的最大电压(典型值为±5V、±10V)
- 放大器饱和度: 信号调理阶段可以剪辑
- 影响: 信号峰值过高,波形失真,频谱显示虚假谐波
下限:噪声基底
- 传感器噪声: 传感器电子器件中固有的电噪声
- 电缆噪声: 电缆中的电磁干扰
- 乐器噪音: 分析仪中的电子噪声
- 量化噪声: 来自模数转换器分辨率
- 影响: 低于噪声基底的信号与噪声无法区分。
典型动态范围
传感器
- IEPE加速度计: 典型值 80-100 分贝
- 充电模式加速度计: 100-120 分贝
- 速度传感器: 60-80 分贝
- 接近探头: 60-80 分贝
分析器和数据采集
- 16 位 A/D: 理论值约 96 分贝,实际值 80-90 分贝
- 24 位 A/D: 理论值约 144 分贝,实际值 110-120 分贝
- 现代分析仪: 90-110 dB 典型系统动态范围
在振动分析中的重要性
同时出现的小信号和大信号
- 频谱可能存在较大的 1× 峰值(不平衡)和较小的轴承故障峰值。
- 比率可以达到 1000:1 或更高(60 分贝)
- 足够的动态范围确保了可见光和可见光的平衡。
- 范围不足:小峰值被噪声淹没或大峰值饱和
包络分析
- 需要检测在存在高能低频振动的情况下发生的低能轴承冲击。
- 宽动态范围对于早期轴承缺陷检测至关重要。
- 带通滤波有所帮助,但动态范围仍然很重要。
频谱分析
- 想同时看到主峰和小的诊断峰
- 对数振幅标度有助于可视化大范围
- 动态范围决定了光谱中可见的范围。
优化动态范围
增益设置
- 调整输入增益以使用完整的模数转换器范围
- 增益过低:分辨率差(噪声限制)
- 增益过高:削波(饱和极限)
- 最佳:信号峰值位于满量程的 70-80% 处
传感器选择
- 选择 敏感度 与预期振动相符
- 对低振动具有高灵敏度
- 对高振动灵敏度低
- 如果振动范围非常大,则需要做出妥协。
过滤
- 高通滤波器会滤除主要的低频成分。
- 允许对剩余信号使用更高的增益
- 有效提高高频分析的动态范围
- 包络分析中使用的策略
实际问题
饱和度(削波)
- 症状: 波形平顶,频谱中存在虚假谐波
- 原因: 信号超出系统范围
- 解决方案 降低增益,使用低灵敏度传感器,滤除大尺寸元件
- 预防: 检查仪器上的削波指示器。
噪声限制
- 症状: 无法检测到微小的振动变化,噪音较大。 光谱
- 原因: 信号强度过于接近噪声基底
- 解决方案 提高增益,使用更高灵敏度的传感器,改善电缆/接地。
显示和缩放
线性比例
- 有效显示范围有限(约 40-50 分贝)
- 如果存在大峰,则小峰不可见。
- 适用于动态范围有限的情况
对数刻度(dB)
- 可以在单个图表上显示完整的动态范围
- 大小山峰均可见。
- 适用于需要宽动态范围的分析的标准
- 对详细诊断至关重要
动态范围是一项基本指标,它定义了测量系统处理宽幅值信号的能力。了解动态范围,通过适当的增益设置和传感器选择对其进行优化,并认识到其局限性,有助于在全面、可靠的振动测量中捕获所有诊断信息——从细微的早期故障特征到主要的机械振动。.
类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