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转子旋转和鞭状不稳定性
定义:什么是旋转和鞭打?
油膜涡流 和 油鞭 是两种相关且高度危险的自我激励形式, 次同步 配备油膜(轴颈)轴承的高速旋转机械中发生的振动。它们不是由不平衡等问题引起的强迫振动,而是 转子不稳定性 转子本身的运动会产生维持并增强振动的力。两者的特点都是转子轴在其轴承间隙内“旋转”——沿着较大的轨道向前旋转。
机制:它是如何发生的?
在油膜轴承中,旋转轴由高压油楔支撑。轴不在轴承的中心,而是位于轴承的一侧。当油被轴拖动时,油本身以略低于轴表面速度一半的平均速度循环。
油膜涡流 当循环油膜开始“推动”轴承周围的轴时,就会发生涡动,导致轴在较大的向前轨道上进动。涡动的频率由油膜的平均速度决定,通常在 42% 和 48% 轴的运转速度(0.42x 至 0.48x)。这是典型的次同步振动特征。
油旋:前兆
油膜涡动往往是失稳的初始阶段,其特征是:
- 频率: 在 0.42x 和 0.48x RPM 之间的 FFT 频谱中出现明显的峰值。
- 行为: 随着机器速度的增加,旋转的频率也会增加,始终保持在~45% 范围内。
- 严重性: 它会引起剧烈但有时稳定的振动。它可能随着机器负载、速度或油温的变化而出现或消失。虽然它令人不快,但并不总是会立即造成破坏。
石油鞭子:致命危险
油鞭 油膜涡动是一种更为严重和危险的状况,由油膜涡动引起。当机器转速增加到油膜涡动频率(约45%运转速度)等于转子的 一阶固有频率 (其第一个临界速度)。
当这种情况发生时,油膜涡动会“锁定”转子的固有频率,并引发共振。油膜涡动的特点如下:
- 频率: 振动频率“锁定”在转子的第一固有频率上,即使机器继续加速,也不会进一步增加。
- 振幅: 振动幅度变得非常大,变得剧烈且不稳定。
- 行为: 油膜振荡极具破坏性,不会因进一步提高转速而消失。它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轴承、密封件和转子本身造成灾难性的损坏。
油膜振荡的起始转速通常略高于转子第一临界转速的两倍。发生油膜振荡的机器需要立即停机。
如何识别旋转和鞭打
- 频谱分析: 寻找强劲的次同步峰值。启动过程中,如果峰值频率随转速增加而增加,则为涡动。如果峰值频率在某一点“持平”,而1倍转速峰值继续增加,则已转变为鞭动。
- 轨道图: 轴的轨道将是一个大的、向前进动的圆或椭圆,通常会叠加 1 倍运行速度的振动,形成“环形”外观。
- 瀑布图: 启动测试的瀑布图提供了最清晰的图像,显示油膜涡动频率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,直到与第一个固有频率相交并转变为油膜振荡。
原因和解决方案
这些不稳定性非常复杂,受轴承设计、转子几何形状、油粘度、温度和负载的影响。它们并非由不平衡引起,也无法通过平衡来解决。解决方案通常是设计层面的改进,例如:
- 改为更稳定的轴承设计(例如,可倾瓦轴承)。
- 改变油的粘度或温度。
- 增加轴承负荷。
- 在轴承中引入凹槽或坝等结构来扰乱油的圆周流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