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旋转机械的偏心率
定义:什么是偏心率?
在转子动力学的背景下, 偏心率 指转子质心(也称为重心)与其几何中心(即转子形状或轴的真实中心)之间的径向距离或偏移。在完美平衡的转子中,这两个中心应该重合。然而,由于制造缺陷和材料密度不均匀,几乎总是存在一些固有的偏心。当偏心转子旋转时,偏移的质心会产生离心力,这是振动的根本原因,其原因是 不平衡.
偏心和不平衡之间的直接关系
偏心率和不平衡度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。不平衡度是给定转速下偏心率效应的*量度*,而偏心率是*物理原因*。不平衡度的大小与转子的质量及其偏心率成正比。
公式很简单:
不平衡量(U)=质量(M)×偏心率(e)
这种关系凸显了偏心率如此重要的原因。对于重型高速转子来说,即使非常小的偏心率(仅几微米)也会产生巨大的不平衡力,导致剧烈振动和轴承快速磨损。
偏心的类型
区分不同形式的偏心和相关的几何缺陷非常重要:
1. 质量偏心率
这就是上面定义的真偏心率——质心与几何中心之间的偏移。这种偏心率会导致不平衡,也是所有平衡程序的目标。转子静止时,无法直接看到或用千分表测量。
2.几何偏心(跳动)
指转子表面与理想圆度的偏差。它是衡量轴或转子“不圆”程度的标准。这也称为 机械跳动例如,轴颈可能略呈椭圆形,或者滑轮在轴上的加工位置可能略微偏离中心。这种缺陷可以在慢速滚动时用千分表测量。虽然偏心几何形状并不直接代表质量不平衡,但它通常会导致质量不平衡。
3. 电气跳动
这并非物理缺陷,而是非接触式探头测量时产生的误差。如果转子表面的磁导率或电导率存在差异,探头可能会给出与几何跳动相似的错误读数。在转子动态测试中必须考虑这种“噪声”。
偏心的原因
质量偏心通过多种方式引入转子:
- 制造公差: 没有任何制造过程是完美的。在加工、铸造和组装过程中总会存在细微的误差。
- 材料密度不均匀: 铸件或锻件内的夹杂物、空隙或孔隙意味着材料不是完全均匀的,从而导致质量中心发生偏移。
- 不对称设计: 曲轴等部件本质上是不对称的。
- 装配错误: 未完全居中在轴上的滑轮或轴承将产生偏心质量。
- 热变形: 不均匀的加热或冷却会导致转子弯曲,使其重心暂时偏移。这被称为热矢量。
如何解决偏心问题
由于质量偏心是造成不平衡的原因,因此可以通过以下过程进行纠正 平衡通过增加或减少少量的重量,技术人员可以产生一种反作用力,有效地将转子的质量中心线拉回到与其几何中心线对齐的位置,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净离心力和由此产生的振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