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SO 13374:监控数据处理和通信•便携式平衡机、振动分析仪“Balanset”,用于动态平衡破碎机、风扇、碎草机、联合收割机上的螺旋钻、轴、离心机、涡轮机和许多其他转子 ISO 13374:监控数据处理和通信•便携式平衡机、振动分析仪“Balanset”,用于动态平衡破碎机、风扇、碎草机、联合收割机上的螺旋钻、轴、离心机、涡轮机和许多其他转子

ISO 13374:机器状态监测和诊断——数据处理、通信和呈现

概括

ISO 13374 是工业物联网和状态监测软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标准。它解决了不同监测系统、传感器和软件平台之间互操作性的挑战。它并非定义测量技术,而是指定了一个标准化的开放式架构,用于规范状态监测数据的处理、存储和交换方式。该架构通常被称为机械信息管理开放系统联盟 (MIMOSA) 架构,其基础正是基于此架构。其目标是为状态监测技术创建一个“即插即用”的环境。

目录(概念结构)

该标准分为几个部分,并定义了一个分层信息架构。该标准的核心是一个功能框图,其中包含六个关键层,代表任何状态监测系统中的数据流:

  1. 1. DA:数据采集块:

    这是基础层,充当物理机器和数字监控系统之间的桥梁。DA 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直接与传感器接口,例如 加速度计, 接近探头、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,并获取它们产生的原始、未处理的模拟或数字信号。该模块负责所有底层硬件交互,包括为传感器供电(例如,为加速度计提供 IEPE 电源)、执行信号调理(例如放大和滤波以消除不需要的噪声)以及执行模数转换 (ADC)。DA 模块的输出是原始数据的数字化流,通常是 时间波形,然后将其传递到架构的下一层进行处理。

  2. 2. DP:数据处理块:

    该模块是监测系统的计算引擎。它从数据采集 (DA) 模块接收原始的数字化数据流(例如时间波形),并将其转换为更有意义的数据类型,以便进行分析。DP 模块的核心功能是执行标准化信号处理计算。这主要包括执行 快速傅里叶变换(FFT) 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 光谱。此块中定义的其他关键处理任务包括计算宽带指标,例如总体 有效值 值,进行数字积分将加速度信号转换为速度或位移,并执行更高级、更专业的处理,如 解调包络分析 用于检测与滚动轴承故障相关的高频冲击信号。

  3. 3. DM:数据操作块(状态检测):

    该模块标志着从数据处理到自动化分析的关键过渡。它从DP模块获取处理后的数据(例如RMS值、特定频率幅度或频谱带),并应用逻辑规则来确定机器的运行状态。这是对问题的初步“检测”。DM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执行阈值检查。它将测量值与预定义的警报设定点(例如在 ISO 10816 或用户定义的相对于基线的百分比变化。基于这些比较,DM 块为数据分配一个离散的“状态”,例如“正常”、“可接受”、“警报”或“危险”。此输出不再仅仅是数据,而是可操作的信息,可以传递到下一层进行诊断或用于触发即时通知。

  4. 4. HA:健康评估区块:

    该模块充当诊断系统的“大脑”,回答“问题是什么?”的问题。它从数据处理 (DM) 模块接收状态信息(例如“警报”状态),并应用一层分析智能来确定异常的具体根本原因。诊断逻辑在这里执行,其范围从简单的基于规则的系统到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。例如,如果 DM 模块发出高振动警报,其频率恰好是轴转速的两倍 (2X),则 HA 模块中基于规则的逻辑会将此模式与特定故障关联起来,并输出“可能的轴故障”诊断结果。 错位”类似地,如果警报出现在具有特征边带的非同步高频峰值上,则 HA 块将诊断出特定的“轴承缺陷。”该模块的输出是针对机器组件的具体健康评估。

  5. 5. PA:预后评估块:

    此模块代表了预测性维护的巅峰,旨在回答“它还能安全运行多久?”这个关键问题。它从健康评估 (HA) 模块中获取具体的故障诊断,并将其与历史趋势数据相结合,以预测故障的未来发展。这是最复杂的层,通常采用复杂的算法、机器学习模型或故障物理模型。其目标是将当前的性能下降率外推到未来,以估算部件的剩余使用寿命 (RUL)。例如,如果 HA 模块识别出轴承缺陷,PA 模块将分析过去几个月中缺陷频率的增长率,以预测它们何时会达到临界故障水平。输出不仅仅是诊断,而是一个具体的行动时间表。

  6. 6. AP:咨询演示块:

   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,这是最后一层,也是最关键的一层,因为它将所有底层数据和分析转化为可操作的情报。AP 模块负责将较低层的发现传达给操作员、可靠性工程师和维护计划人员。其主要功能是以正确的格式向正确的人员呈现正确的信息。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,包括带有颜色编码健康指示器的直观仪表板、自动生成的电子邮件或短信警报、带有光谱和波形图的详细诊断报告,以及最重要的,具体明确的维护建议。有效的 AP 模块不仅仅是指出轴承有故障;它还提供全面的建议,例如:“在发动机外轴承上检测到内圈缺陷。预计剩余使用寿命为 45 天。建议:安排在下次计划停机时更换轴承。”

关键概念

  • 互操作性: 这是 ISO 13374 的主要目标。通过定义一个通用框架和数据模型,它允许公司使用来自供应商 A 的传感器、来自供应商 B 的数据采集系统以及来自供应商 C 的分析软件,并让它们协同工作。
  • 开放式架构: 该标准提倡使用开放、非专有的协议和数据格式,防止供应商锁定并促进状态监测行业的创新。
  • 含羞草: 该标准很大程度上基于 MIMOSA 组织的工作。了解 MIMOSA 的 C-COM(通用概念对象模型)是理解 ISO 13374 详细实施的关键。
  • 从数据到决策: 六块模型提供了从原始传感器测量(数据采集)到可操作的维护建议(咨询演示)的逻辑路径,形成了现代预测性维护计划的数字主干。

← 返回主索引

zh_CNZH
Whats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