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陷波滤波器
定义:什么是陷波滤波器?
陷波滤波器 (也称为带阻滤波器、带阻滤波器或频率陷阱)是一种频率选择性信号处理元件,可强烈衰减 振动 陷波滤波器只允许特定频段内的频率信号通过,而允许频段外的所有频率信号基本不变地通过。陷波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正好相反:带通滤波器只允许特定频段的信号通过,而陷波滤波器只允许其他频段的信号通过。.
陷波滤波器用于 振动分析 消除主要干扰(60 Hz 电噪声)、消除压倒性的振动成分(极高的 1× 不平衡掩盖其他信号)或抑制掩盖诊断信息的共振。它们能够“绕过”主要频率,揭示较弱但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成分。.
滤波器特性
中心(陷波)频率
- 最大衰减频率
- 频率被“切掉”
- 针对特定干扰或不需要的频率进行调谐
- 中心衰减通常为 40-60 dB。
陷波带宽
- 窄缺口: 仅抑制特定频率范围(高Q值)的信号
- 宽缺口: 抑制更宽频带(低Q值)
- Q因子: 中心频率/带宽
- 典型的: 振动应用的 Q 值 = 10-50
衰减深度
- 陷波频率降低了多少
- 通常降低 40-60 分贝(100-1000 倍)
- 高阶滤波器提供更深的陷波
- 相邻频率受到的影响极小。
常见应用
1. 消除电磁干扰
消除电力线噪声:
- 60 Hz 陷波: 消除北美地区的 60 赫兹电拾取
- 50 Hz 陷波: 消除欧洲/亚洲的 50 Hz 干扰
- 谐波: 120/180/240 Hz 或 100/150/200 Hz 处有额外的陷波器
- 益处: 更清晰的光谱揭示了机械振动
- 警告: 如果 2 倍线路频率 (120/100 Hz) 具有诊断价值,则不要使用。
2. 主导成分抑制
- 严重失衡: 切出令人眼花缭乱的 1 倍放大镜,即可查看其他组件
- 高档啮合: 去除主导齿轮啮合以显示轴承频率
- 强共振: 抑制结构共振以观察激发
- 目的: 揭示被掩盖的诊断信息
3. 传感器谐振消除
- 消除传感器安装共振伪影
- 安装谐振频率处的凹槽(随安装方式而异)
- 确保测量结果代表机器而非传感器。
4. 避免产生别名伪影
- 在降采样之前滤除特定的高频成分
- 防止已知强分量的混叠
- 互补抗混叠低通滤波器
设计考虑
缺口宽度选择
窄缺口(高Q值)
- 优势: 单频病灶手术切除,对邻近组织影响极小
- 缺点: 频率必须精确已知且稳定。
- 例子: 60.0 Hz ± 0.5 Hz 陷波器用于检测电干扰
宽陷波(低Q值)
- 优势: 能够捕捉频率变化,对调谐的要求较低
- 缺点: 可能会影响您想要保留的频率
- 例子: 1×±5 Hz,用于消除随速度波动而变化的不平衡。
深度与宽度的权衡
- 更深的陷波(> 60 dB)通常需要更宽的带宽。
- 非常窄的凹槽可能无法实现深度衰减。
- 根据应用需求进行优化
优势与局限性
优势
- 消除主要干扰频率
- 揭示被掩盖的诊断组件
- 提高动态范围利用率
- 可以专注于较弱但重要的信号。
局限性和注意事项
- 删除信息: 永久丢失的陷波频率成分
- 可以隐藏问题: 如果切频分析具有诊断价值,则可能漏诊了问题。
- 相位失真: 陷波滤波器会显著影响陷波频率附近的相位。
- 铃声: 尖锐的凹陷会产生时域伪影。
- 谨慎使用: 应作为补充,而非取代未经筛选的分析。
最佳实践
何时使用陷波滤波器
- 已知干扰(电噪声)会干扰测量
- 主导分量(严重不平衡)阻碍了动态范围的利用
- 未经过滤的分析证实,凹陷频率不具有诊断意义。
- 为了发现微弱信号以便进行详细检查
何时不应使用
- 常规筛查测量(使用未过滤的数据进行一般诊断)
- 当切迹频率具有诊断价值时
- 在没有首先了解完整的未过滤频谱的情况下
- 作为修复实际干扰源的替代方案
文件
- 务必记录何时使用陷波滤波器。
- 记录陷波频率和带宽
- 保留未经筛选的数据以供参考。
- 注意陷波滤波的原因
执行
硬件陷波滤波器
- 固定频率(通常为 50 或 60 赫兹)
- 根据需要切换进出
- 仪器中的模拟电路
- 实时操作
软件陷波滤波器
- 应用于数字化数据
- 可调节中心频率和带宽
- 可以测试不同的陷波参数
- 非破坏性(原始数据得以保留)
陷波滤波器是一种专门的信号处理工具,用于选择性地从振动信号中去除窄频带。虽然陷波滤波器在消除干扰和揭示被掩盖的成分方面功能强大,但必须谨慎使用,充分了解会丢弃哪些信息,确保被去除的频率不包含重要的诊断信息。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