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转子平衡中的四次运行法? • 便携式平衡仪、振动分析仪"Balanset"用于对破碎机、风机、粉碎机、联合收割机螺旋输送机、轴、离心机、涡轮机以及许多其他转子进行动态平衡。 什么是转子平衡中的四次运行法? • 便携式平衡仪、振动分析仪"Balanset"用于对破碎机、风机、粉碎机、联合收割机螺旋输送机、轴、离心机、涡轮机以及许多其他转子进行动态平衡。

了解转子平衡中的四步法

便携式平衡器和振动分析仪 Balanset-1A

振动传感器。

光学传感器(激光转速计)。

Balanset-4

Dynamic balancer "Balanset-1A" OEM

定义:什么是四次运行法?

"(《世界人权宣言》) 四次运行法 是一个系统化的程序 双平面平衡 它使用四次不同的测量运行来建立一套完整的 影响系数 对于两者 校正平面. 该方法包括测量转子的初始状态,然后使用以下方法独立测试每个校正平面: 试验重量, 然后同时使用试验重量对两个平面进行测试。.

这种综合方法能够完整地表征转子轴承系统的动态响应,从而可以精确地计算…… 校正权重 尽量减少 振动 同时在两个轴承位置。.

四跑程序

该方法由四个连续的测试运行组成,每个测试运行都有其特定目的:

运行 1:初始(基线)运行

机器在其初始状态下以其平衡速度运行。振动测量(两者) 振幅阶段在两个轴承位置(轴承 1 和轴承 2)均记录振动数据。这建立了由原始振动引起的基线振动特征。 不平衡.

  • 记录:轴承 1 处的振动 = A₁,∠θ₁
  • 记录:轴承 2 处的振动 = A₂,∠θ₂

运行 2:试验飞机 1 的重量

机器停止运转,在校正平面 1 的特定角度位置安装一个已知重量的试验砝码 (T₁)。重新启动机器,再次测量两个轴承处的振动。振动的变化揭示了平面 1 中的砝码如何影响两个测量位置。.

  • 将试验砝码 T₁ 以角度 α₁ 添加到平面 1 上
  • 记录:轴承 1 和轴承 2 出现新的振动
  • 计算:T₁ 对轴承 1 的影响(主要影响)
  • 计算:T₁ 对轴承 2 的影响(交叉耦合效应)

运行 3:试验机 2 中的重量

移除试砝码 T₁,并在校正平面 2 的指定位置安装另一个试砝码 (T₂)。再次进行测量。这揭示了平面 2 中的砝码如何影响两个轴承。.

  • 从平面 1 上移除试验砝码 T₁
  • 将试验砝码 T₂ 以角度 α₂ 添加到平面 2 上
  • 记录:轴承 1 和轴承 2 出现新的振动
  • 计算:T₂对轴承1的影响(交叉耦合效应)
  • 计算:T₂对轴承2的影响(主要影响)

第四次试验:两个平面上的试验重量

两个试验砝码同时安装(T₁ 安装在平面 1,T₂ 安装在平面 2),并进行第四次测量。这可以提供额外的数据,有助于验证系统的线性度,并能提高计算精度,尤其是在交叉耦合效应显著的情况下。.

  • T₁ 和 T₂ 同时安装
  • 记录:两个轴承的综合振动响应
  • 验证:各个效应的向量和与组合测量值相符(验证线性关系)

数学基础

四次运行法确定了四个影响系数,这些系数构成了一个 2×2 矩阵,描述了整个系统的行为:

影响系数矩阵

  • α₁₁: 平面 1 中单位重量对轴承 1 振动的影响(直接影响)
  • α₁₂: 平面 2 中单位重量对轴承 1 振动的影响(交叉耦合)
  • α₂₁: 平面 1 中单位重量对轴承 2 振动的影响(交叉耦合)
  • α₂₂: 平面 2 中单位重量对轴承 2 振动的影响(直接影响)

求解校正权重

已知所有四个系数后,平衡软件求解一个包含两个联立矢量方程的方程组,以计算修正权重(平面 1 为 W₁,平面 2 为 W₂),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两个轴承的振动:

  • α₁₁ · W₁ + α₁₂ · W₂ = -V₁(用于抵消轴承 1 处的振动)
  • α₂₁ · W₁ + α₂₂ · W₂ = -V₂(用于抵消轴承 2 处的振动)

其中 V₁ 和 V₂ 分别是两个轴承处的初始振动矢量。该解法使用 矢量数学 以及矩阵求逆。.

四次运行法的优势

四次运行法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优点:

1. 完整的系统表征

通过分别测试每个平面,然后再同时测试两个平面,该方法能够全面表征直接效应和交叉耦合效应。当平面彼此靠近或轴承刚度变化显著时,这一点至关重要。.

2. 内置验证

第四次运行用于检查系统线性度。如果两次试验重量的综合效应与其各自效应的向量和不匹配,则表明存在非线性行为(例如松动、轴承间隙、地基问题),应在继续进行之前进行纠正。.

3. 准确性提高

当交叉耦合效应显著时(一个平面强烈影响另一个轴承),四次运行法比简单的三次运行法能提供更准确的结果。.

4. 冗余数据

对四个未知数进行四次测量可以提供一定的冗余,使软件能够检测并可能补偿测量误差。.

5. 对结果的信心

系统化的方法和内置的验证机制让技术人员确信,计算出的修正值将是有效的。.

何时使用四次运行法

四次运行法在这些情况下尤为适用:

  • 显著的交叉耦合: 当校正平面间距很小或者转子轴承系统具有不对称刚度时,一个平面会对两个轴承产生显著影响。.
  • 高精度要求: 紧绷 平衡公差 必须满足。.
  • 未知系统特征: 第一次对机器进行平衡,并且对系统的行为不太了解时。.
  • 关键设备: 对于高价值机械设备而言,进行第四次运行所花费的额外时间是值得的,因为这能提高对结果的信心。.
  • 建立永久校准: 创建时 永久校准 为了将来使用,四次运行方法的彻底性确保了存储系数的准确性。.

与三步法比较

四次运行法可以与更简单的方法进行比较。 三次运行法:

三跑法

  • 运行 1:初始条件
  • 运行 2:1 号平面上的试验重量
  • 运行 3:平面 2 中的试验重量
  • 直接从三次运行结果计算修正值

四次运行法优势

  • 线性度验证: 第四次运行证实系统行为呈线性。
  • 更佳的交叉偶联表征: 当交叉偶联作用较强时,数据更为完整。
  • 错误检测: 异常情况更容易被发现。

三步法优势

  • 节省时间: 减少一次运行可减少约 20% 的平衡时间
  • 足够准确: 对于许多应用来说,三次运行即可获得足够的结果。
  • 简单: 需要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量更少。

实际上,三次运行法更常用于常规平衡工作,而四次运行法则保留用于高精度应用或问题情况。.

实用执行技巧

为了成功执行四次运行方法:

试验体重选择

  • 选择能使振动幅度较基线变化 25-50% 的试验重量
  • 为了保证测量质量的一致性,两个平面应使用大小相近的权重。
  • 确保所有跑动过程中配重都牢固连接。

测量一致性

  • 在所有四次运行中保持相同的运行条件(速度、温度、负载)。
  • 如有必要,可在运行间隙进行热稳定处理。
  • 所有测量均使用相同的传感器位置和安装方式。
  • 每次运行进行多次读数并取平均值以降低噪声

数据质量检查

  • 验证试验砝码是否能产生明显可测量的振动变化(至少比初始水平高 10-15%)。
  • 检查第 4 次运行的结果是否与第 2 次和第 3 次运行效果的向量和大致相符(在 10-20% 范围内)。
  • 如果线性度检查失败,请先检查机械问题再继续。

故障排除

四步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:

运行 4 与预期响应不符

可能的原因:

  • 非线性系统行为(松动、软脚、轴承间隙)
  • 试验权重过大,导致系统进入非线性状态
  • 测量误差或不一致的操作条件

解决方案:

  • 检查并排除机械故障
  • 使用较小的试验砝码
  • 验证测量系统校准
  • 确保所有运行条件一致

最终结算结果不佳

可能的原因:

  • 计算出的修正值安装角度错误
  • 权重误差
  • 系统特性在试运行和校正安装之间发生了变化。

解决方案:

  • 仔细核对配重安装情况
  • 确保整个操作过程中的机械稳定性
  • 考虑使用新的试验运行数据重复上述步骤。

← 返回主索引

Whats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