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结构共振?支撑系统振动 • 便携式平衡仪、振动分析仪"Balanset",用于对破碎机、风机、粉碎机、联合收割机上的螺旋输送机、轴、离心机、涡轮机以及许多其他转子进行动态平衡 什么是结构共振?支撑系统振动 • 便携式平衡仪、振动分析仪"Balanset",用于对破碎机、风机、粉碎机、联合收割机上的螺旋输送机、轴、离心机、涡轮机以及许多其他转子进行动态平衡

理解结构共振

定义:什么是结构共振?

结构共振 是一种情况,其中 振动 来自旋转机械的频率(例如 1 倍运行速度,2 倍运行速度) 错位, (或叶片通过频率)与 固有频率 非旋转支撑结构——包括机器框架、底板、, 基座, 地基,甚至附近的建筑物。当这种频率匹配发生时,, 谐振 它将结构振动放大到远远超过旋转部件本身所承受的振动水平。.

结构共振尤其成问题,因为它会使一台平衡良好、对准正确的机器看起来像是存在严重的振动问题。高振动存在于结构中,并不一定意味着转子有问题,但结构运动会反馈到转子,影响其运行,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实际的机械损坏。.

结构共振是如何发生的

共振机制

  1. 激发源: 旋转机械产生周期性力(来自) 不平衡, (例如,错位等)
  2. 力传递: 这些力通过轴承传递到支撑结构。
  3. 频率匹配: 如果激励频率≈结构固有频率
  4. 能量积累: 结构在多个循环中吸收能量
  5. 放大: 振动幅度逐渐增大,仅受结构限制。 减震
  6. 观察到的效果: 结构振动的振幅比正常输入力产生的振幅高 5-50 倍。

典型频率范围

  • 基础模式: 通常工业基础的工作频率为 5-30 Hz
  • 底板模式: 根据尺寸和结构不同,频率范围为 20-100 赫兹。
  • 基座模式: 典型轴承支撑的频率范围为 30-200 Hz
  • 框架/覆盖模式: 适用于金属板材和盖板的 50-500 Hz 频率

常见共振场景

1倍跑步速度共振

  • 例子: 机器转速为 1800 转/分 (30 赫兹),地基固有频率为 28-32 赫兹
  • 症状: 尽管平衡良好,但振动仍然非常剧烈。
  • 影响: 即使是很小的残余不平衡也会引起较大的结构运动。
  • 解决方案 改变基础刚度、增加阻尼或改变运行速度

2倍共振(失调频率)

  • 未对准会产生2倍频率的激励
  • 如果 2× 与结构模式匹配,则会发生扩增。
  • 高振动可能被误诊为严重错位
  • 改进对准方式有所帮助,但并不能消除共振。

叶片/导叶通过频率共振

  • 风扇、水泵、涡轮机产生叶片通过频率(N × RPM,其中 N = 叶片数)
  • 通常在 50-500 Hz 范围内
  • 能够激发该频率范围内的结构模态
  • 高频嘎嘎声或嗡嗡声

诊断识别

结构共振的症状

  • 不成比例的振动: 结构振动远大于轴承振动
  • 速度范围窄: 仅在特定转速下振动较大(±5-10%)
  • 方向性依赖: 在一个方向上强度较大,在垂直方向上强度较小(匹配模态形状)
  • 位置依赖性: 振动在结构表面变化很大(波腹与波节)。
  • 最小轴承效应: 轴承和转子可能表现出可接受的振动,而结构则可能出现严重振动。

诊断测试

1.冲击试验(碰撞试验)

  • 用锤子敲击结构,测量其响应
  • 识别所有结构固有频率
  • 与机器运行频率相比
  • 结构共振最确凿的测试

2. 测量位置比较

  • 测量轴承座(靠近振动源)处的振动
  • 测量底座、底板和地基的尺寸
  • 如果结构振动远大于轴承振动,则表明结构发生共振。
  • 透射率 > 2-3 提示共振放大

3. 工作挠曲形状 (ODS)

  • 同时测量结构上多个点的振动
  • 创建结构运动的动画可视化效果
  • 揭示哪种结构模式处于活跃状态。
  • 识别节点和反节点

解决方案和缓解措施

频率分离

改变运行速度

  • 如果使用变速设备,请避免共振。
  • 更换电机滑轮尺寸以调节转速
  • 使用变频器选择非共振速度
  • 如果速度由工艺要求决定,则可能不切实际。

修改结构固有频率

  • 添加质量: 降低固有频率(f ∝ 1/√m)
  • 增加刚度: 提高固有频率(f ∝ √k)
  • 移除材料: 在某些情况下,减少质量可以改变共振频率。
  • 结构修改: 增加支撑、角撑板或加固措施

阻尼附加

约束层阻尼

  • 粘弹性阻尼材料粘合到结构上
  • 适用于金属板材和框架
  • 降低共振峰幅度
  • 市售的阻尼处理剂

调谐质量阻尼器

  • 增加一个调谐到问题频率的辅助质量-弹簧系统
  • 吸收能量,减少主体结构振动
  • 效果显著,但需要精心设计和调校。

结构阻尼材料

  • 在关键位置设置橡胶垫或隔离器
  • 涂覆于表面的阻尼化合物
  • 关节处的摩擦阻尼器

隔离

  • 在机器和基础之间安装隔振器
  • 将机器振动与结构隔离
  • 如果隔离器的固有频率有效 < 0.5倍激励频率
  • 需要精心设计以避免产生新的共振问题

降低兴奋

  • 提升 平衡质量 减少 1 倍激发
  • 精确对准以减少2倍激发
  • 解决降低作用力幅度的机械问题
  • 减轻症状,但不能消除共振潜能

设计中的预防

基础设计标准

  • 基础固有频率 > 2 倍最大工作频率(避免高于此频率发生共振)
  • 或者 < 0.5倍最低运行频率(独立基础)
  • 避免使用 0.5-2.0 的范围,因为该范围容易发生共振。
  • 在设计阶段加入动态分析

结构设计

  • 设计时需考虑相对于激励频率的足够刚度
  • 避免使用易发生共振的轻载结构
  • 利用罗纹和角撑板来增加频率
  • 考虑增加固有阻尼(复合材料、摩擦连接)

结构共振可通过放大效应将微小的振动源转化为严重的振动问题。在结构动力学对机器整体振动特性影响显著的装置中,通过冲击试验和运行测量识别结构共振,并结合适当的缓解策略,对于实现可接受的振动水平至关重要。.


← 返回主索引

类别

Whats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