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SO 20816-1:机械振动 - 机器振动的测量和评估 - 第1部分:一般准则
概括
ISO 20816-1 是现行的现代国际标准,为测量和评估机械振动提供了通用指南。该标准是一项重大更新,因为它取代并融合了两项较旧的基础标准的原则: ISO 10816-1 (涵盖非旋转部件的测量)和 ISO 7919-1 (涵盖旋转轴的测量)。这项新标准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,用于评估整台机器的振动,同时考虑了机壳和轴的测量,以便进行更全面的评估。
目录(概念结构)
该标准将其前身的概念整合并更新为一个有凝聚力的结构:
-
1. 范围和测量类型:
本章定义了该标准的全面范围,使其成为评估各种工业机械在运行条件下振动的主要指南。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正式统一了两种不同的测量理念。它提供了测量以下两种振动的详细方法:
-
2.仪器仪表:
本章规定了整个测量系统的技术要求,以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,涵盖地震(套管)和非接触式(轴)测量。它要求仪器仪表(包括传感器、电缆和分析仪)必须能够在特定机器类型所需的频率范围内精确测量指定参数(均方根速度或峰峰值位移)。该标准强调了定期根据已知、可追溯的标准校准整个测量链的重要性。此外,它还提供了正确安装传感器的关键指导,并参考了加速度计安装的具体标准(ISO 5348) 和接近探头(例如 API 670),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测量误差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。
-
3. 评估标准:
本节构成了评估方法的核心,继承了早期标准中经过验证的双标准方法。它提供了一个基于绝对值和随时间变化来评估机器状况的详细框架:
- 标准 1(绝对限度): 该标准涉及将测量到的绝对振动幅度(壳体速度或轴位移)与预定义的限值进行比较。这些限值通常基于大量类似机器的统计数据或 ISO 20816 系列其他部分的具体指导而制定。它是衡量机器整体健康状况的基本基准,对于验收测试至关重要。
- 标准 2(相对于基线的变化): 该标准关注振动幅度相对于已知、稳定参考值或基线条件的变化。该标准强调,即使绝对值在标准1下仍被视为可接受,显著变化通常也是故障发展最早且最可靠的指标。该标准是基于趋势的预测性维护的基础。
-
4.评估区:
为了简化标准 1 的应用,该标准继续使用成熟的四区框架来对振动的绝对严重程度进行分类。这些区域提供了一种清晰的、以颜色编码的方法来传达机器状态。需要注意的是,该标准的通用部分仅定义了区域的“概念”;区域边界的具体数值在该标准的机器特定部分(例如 ISO 20816-3)中提供。这些区域的定义如下:
- A 区: 新投入使用或翻新的机械的振动通常会落入该区域。
- B区: 振动处于该区域内的机器通常被认为可以不受限制地长期运行。
- C区: 振动处于该区域内的机器通常被认为不适合长期连续运行。应制定补救措施。
- D区: 该区域内的振动值通常被认为严重到足以导致机器损坏。
-
5. 联合考核与录取:
最后一部分对该标准的各项原则进行了重要的总结。它正式推荐了一种综合评估方法,尤其适用于同时配备地震探头和非接触式探头的关键机械。它指导用户评估机壳振动(反映传递到结构的力)和轴振动(反映转子的动态行为),以便对机器的整体健康状况做出更全面、更可靠的判断。本节还明确区分了用于以下方面的标准: 验收测试 (适用于新机器或修理过的机器),通常要求振动水平在更严格的 A 区或 B 区内,并且 运营监控 在役机器中,基于绝对限值和基线的显著变化而建立的警报设定点(警报和跳闸)是日常状况评估的主要工具。
关键概念
- 标准统一: ISO 20816-1 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取代并统一了之前独立的机壳振动标准(ISO 10816-1)和轴振动标准(ISO 7919-1)。这促进了更全面的机械分析方法。
- 双重测量理念: 该标准强烈建议尽可能同时使用机壳和轴振动测量,因为它们能够提供互补的信息。机壳振动过高可能表明存在结构问题,而轴振动过高可能表明存在转子动力学问题。
- 现代化: 它更新了一般准则,以反映自原始标准发布以来不断发展的现代仪器和数据分析实践。
- 具体部分的基础: 与之前的版本一样,本“第 1 部分”标准提供了总体框架。不同类型机器的评估区域的具体数值限值在 ISO 20816 系列的其他部分中详细说明(例如,针对工业机器的 ISO 20816-3)。